澎湖群島大約是在1800-800萬年前之間,由地底的岩漿噴出地面冷卻後,再經千萬年的風吹日曬雨淋及海浪侵蝕,形成目前約有100個島嶼或岩礁。這種岩石我們稱為「玄武岩」,是「又黑又硬的石頭」的意思,我們稱做「黑石」。澎湖的玄武岩,最豐富、最美麗的莫過於柱狀的節理,這是因為玄武岩岩漿冷卻的時候,常會收縮裂成五、六角形的石柱,在澎湖很容易可以觀察到具有直立、倒臥、彎曲、放射等節理形狀的玄武岩。
小門嶼玄武岩則是距今1400-1000萬年前生成,島上的岩石有許多風化及海蝕的痕跡,球狀風化便是其中之一,玄武岩表層裂縫受到水的侵入發生化學作用而鬆軟進而剝離裂解,猶如洋蔥的鱗葉一般,最後形成球形或同心圓樣貌。
請將下圖的空白處畫上球形風化的裂解,再依野外觀察的結果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