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成熟的母龜會在傍晚日落前游向海岸,在黃昏日暮後,母龜便會出現在海岸邊,並且爬上沙灘尋找合適的築巢點,我們可以利用留在沙上的爬痕來鑑別海龜的種類。海龜爬行的特點包括:
1、左、右鰭肢交替或同時留下的標記。
2、鰭肢留下的爬痕中間是否有尾巴的軌跡。
3、鰭肢留下爬痕相對寬度,在比較寛度的大小後,便能比對出海龜的大小尺寸。
一般而言,赤蠵龜的平均的爬痕寬度比綠蠵龜和革龜小,牠們展現出左右交替的鰭肢爬痕,並且尾巴沒有留下標記。綠蠵龜和革龜則是左右鰭肢爬痕同時出現,且在爬痕中間出現尾巴留下的標記。革龜的爬痕是所有海龜物種中最寬的。爬痕顯示海龜旅行的方向,海龜把沙子向後推,造成牠自己向前進的效果,並且確定海龜旅行的方向。確定方向有助於鑑別出母龜可能產卵的地方。
一旦母龜選擇了一個築巢的地點,牠便用四隻鰭肢清除準備產卵地點的沙子和雜物。在許多例子中發現海龜會挖掘一個大的體洞。赤蠵龜挖的體洞相對較淺,綠蠵龜的體洞是典型的大而深。綠蠵龜可能留下一個一到兩米的體洞,深度最多0.5-1.0米深。玳瑁的體洞小,甚至於沒有體洞。
在完成體洞的挖掘後,海龜緊接著用後鰭肢挖掘卵洞。海龜將鰭肢當鐵鍬使用,從卵洞挖出沙,當海龜在挖掘時,是鰭肢交替使用。當卵洞完成後,海龜便開始產卵。一旦海龜開始產卵,牠便幾乎無法注意到牠身邊的任何干擾。海龜下完所有的卵,便用後鰭肢將沙鏟到卵洞,直到沙充滿整個卵洞。有些種類的海龜會使用身體的重量將沙夯實,完成沙土的覆蓋後,海龜便爬行回大海,在沙灘上留下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