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圖片
海龜媽媽生蛋了

海龜生態簡介

課程章節|Chapter

一、海龜的一生
二、海龜的天敵
三、海龜的族群危機

教案作者|陳久林
新增日期|2020/3/1

海龜的一生
海龜是一種古老又特殊的動物,至少在一億年前就出現在這世上。牠晚熟、長壽,而且終其一生有長距離大洋洄游的習性:
● 母龜平均每隔2~9年會回到原出生地沙灘產卵
● 每次產卵約可生下100個以上的龜卵
● 龜卵經過約45~90天左右(在八罩島平均約50天)孵化成稚龜
● 稚龜在漂藻下以小生物為食,約2~5年後長成幼龜
● 幼龜在覓食棲地成長,約20~50年成熟
● 成龜每到產卵季前,會游至原出生地附近海域交配
● 母龜上岸產卵,每個產卵季節生下約1~10次卵窩,完成延續下一代的任務
海龜的天敵
在天敵方面,海龜也面臨不少陸上及海洋捕食者的威脅。分成捕食龜卵、稚龜和成龜等三大類天敵。
龜卵:螃蟹(尤其是幽靈蟹)和一些中、小型哺乳類如野狗、野貓、浣熊等是龜卵的主要捕食者。其利用敏銳的嗅覺可輕易地找到卵窩位置。被這些捕食者所侵害的卵窩通常會遭到嚴重的破壞,甚至有些報導指出,由螃蟹入侵卵窩所產生的洞口,很容易引起其他捕食者如昆蟲、烏鴉、禿鷹等對卵窩的二度侵襲。而在台灣,龜卵的主要天敵是一種名為赤背松柏根的蛇,牠會鑽進沙層內找到卵窩,並以開罐方式打開卵殼,吃掉龜卵。
稚龜:主要的天敵來自陸上和海中。在牠們剛從卵窩爬出來到爬回海中這段時間內,可能會遭到海鳥和螃蟹的捕食。或是產卵沙灘附近出沒的野貓、野狗也會捕食剛孵出的稚龜。而到大海後則有大型掠食性魚類守候,稚龜常被牠們大量的捕食。
成龜:鯊魚則是最常見的攻擊者,在產卵的綠蠵龜曾被發現有殘肢或背甲上有咬痕,推測這可能是海龜遇到鯊魚的攻擊所造成的傷痕。在哥斯大黎加的欖蠵龜在集體上岸產卵的季節中則有遭到美洲鱷魚攻擊的記錄。
澎湖圖片
遭到角眼沙蟹攻擊的小龜
澎湖圖片
龜卵的天敵:赤背松柏根蛇
海龜的天敵固然很多,但人類的破壞力更強。近年來,由於文明的迅速發展,造成海龜產卵及棲息地的過度開發、環境破壞與污染、漁具的不當使用等都對海龜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威脅。另外,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捕殺海龜、攝食龜卵的情形。當產卵沙灘靠近人類居住的環境時,人類與他們所飼養的動物如狗、貓及人類所製造出來的垃圾等都會對龜卵、稚龜、甚至是母龜造成負面的影響,這也是導致海龜數量逐漸減少的主要原因。
海龜的族群危機
● 人類的捕殺
● 漁業意外捕獲(誤捕)
● 船擊
● 產卵沙灘的破壞與消失──堡島下的犧牲品與人為照明的干擾
● 海上棲息地嚴重破壞
● 海洋污染與傳染病
● 海龜的不當放生行為
● 大洋的旅行者(需跨國際組織合作)
● 世代交替很慢(約需20年到50年成熟)
● 全球暖化的影響
澎湖圖片
流浪的小綠蠵龜